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缺陷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资料图)
1、1.1.什么是哲学?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3、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4、(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6、 1.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7、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8、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
9、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10、(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
11、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
12、凡是断定思维、意识、精神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阵营;与此相反的观点,即凡主张存在、物质、自然界为第一性、为本原的哲学,就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阵营。
13、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4、第二,哲学基本问题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15、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观点属于可知论;但也有些哲学家,如美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其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16、 1.3.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这个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的人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
17、远古的人在科学和生产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对于梦和许多自然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形成了灵魂不死和神的观念。
18、他们关于灵魂和肉体、神和人间世界的认识,就是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萌芽。
19、(2)是由哲学的自身特征决定的。
20、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21、整个世界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现象,因此,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必然要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22、(3)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决定着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成为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3、 1.4.简述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24、答:(1)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都首先碰到一个从什么出发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存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5、反之,如果从思想或观念出发,这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了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26、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唯物主义哲学路线。
27、 (2)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即要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8、我们承认,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但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世界是可知的。
29、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去认识世界,并能动地去改变世界。
30、 1.5.简述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形态。
31、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
32、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33、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
34、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35、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6、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7、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38、 1.6.朴素唯物主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朴素唯物主义是指古代哲学家主张把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存在形态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学说。
39、(2)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直观性,即他们关于世界本原以及其他哲学观点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得来的。
40、第二,朴素性,即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宇宙万物及其原因的认识除感性直观外,还带有不少猜测的成分,因此,他们的哲学观点,有些具有较深刻的哲理性,而有些又非常朴实和幼稚。
41、第三,非科学性。
42、尽管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这同从自然之外、从神那里探寻宇宙的原因的神学相比,是个巨大进步,但总体上讲,朴素唯物主义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
43、 1.7.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旧唯物主义是指16到18世纪出现在英法等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特别是指17、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44、(2)这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第一,机械性,即总是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观测物质的其他运动形式,甚至把生命运动也归结为机械运动。
45、第二,形而上学性。
46、这种哲学把原子当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微粒,认为原于是不可再分、永恒不变的。
47、这就导致这种唯物主义总是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48、第三,不彻底性,即这种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并没有把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49、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他们重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50、所以,这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51、 1.8.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主要形式。
52、答:唯心主义哲学有两种主要形式,分述如下:(1)主观唯心主义,指把客观物质世界和世界上一切事物当作主观感觉或意识产物的哲学。
53、它主张客观物质世界不能脱离人的感觉和意识而独立存在。
54、如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
55、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以及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6、(2)客观唯心主义,指主张世界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一种客观精神产物的哲学。
57、它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种客观精神派生的,而这种客观精神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而存在的。
58、这种客观精神在柏拉图那里是指“理念世界”,在黑格尔那里是指“绝对观念”,在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那里是指“理”。
59、柏拉图提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黑格尔提出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派生物,是“绝对观念”的对象化和外化;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先有天地万物之理”。
60、所有这一切,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1、 1.9.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和存在有两方面的根源:(1)认识论根源。
62、这是指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63、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把认识过程中某一片段、环节孤立起来.加以夸大、吹胀,就会滑入唯心主义泥坑。
64、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65、例如过分夸大思维的能动作用,以至认为思维可以不依赖物质;或者把感觉绝对化,以为只有感觉才是真实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能陷入唯心主义。
66、(2)社会阶级根源,这是指阶级产生以后,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脑力劳动成了剥削阶级的特权。
67、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一般都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以为唯有他们的精神活动才是第一位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68、另一方面,认识过程中出现的直线性和片面性,在阶级社会里就会被统治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而把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巩固起来。
69、就是说,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用唯心主义作为他们的精神武器。
70、 1.10.唯心史岘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答:(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71、历史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的社会历史观。
72、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73、(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
74、它有两个显著的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动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75、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是英雄史观,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76、 1.1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对象。
77、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脱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和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9、这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它们共同一起铸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块整钢。
80、(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8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是关于这种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82、所谓最一般规律是指适用于一切领域的规律,是从每一具体领域抽象出的普遍性的规律。
83、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也不是“知识的总汇”,而是对各门具体知识的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