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圳市宝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的公示。
规划表示:
(相关资料图)
● 至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45万以内,指导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管理服务人口上限为550万人,有序安排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配置。
● 构建向湾发展格局。引领“西协”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积极“北拓”推进均衡协调发展、落实“南联”加强深港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中优”打造向湾发展轴线。
● 搭建城市开发新框架。推动构建“两心三特、两轴四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开发格局。
● 增加居住用地供给,大力保障高品质住房供应。提升南部地区居住品质;大力增加北部地区住房供应力度。
● 推动建设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全面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 完善“三路四铁”的跨珠江口通道体系,积极推动深中城际、深珠城际建设,实现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 优化完善轨道1、5、6、11、12、20号线等现状线路站点的接驳系统;加快推进轨道12号线二期、13号线等在建线路的工程进度,并做好与周边城市用地、交通设施等的衔接工作;积极推动轨道15号线、18号线、20号线二期、25号线、26号线、28号线、29号线、30号线及9号线西延段等线路的规划建设工作。
发展目标
携手前海,推动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2025年,以打造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 为总抓手,引领全区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建成 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影响力初步显现。
2035年,建立更高层次的高水平开放型创新发展框架,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创新能力、开放水平、人文环境、宜居水平的 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面向湾区的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
2050年,全面建设成为 世界一流滨海城区 ,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优美之城、和谐宜居之城、创新引领之城、人文活力之城,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城区职能
落实国家、省、市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市民的美好向往与期待,明确宝安区的城区职能和发展目标。
发展规模
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调控要求,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全区人口均衡、职住平衡。至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45万以内,指导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管理服务人口上限为550万人,有序安排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配置。
常住人口规模:445万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550万人。
构建向湾发展格局
引领“西协”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加快构建跨江战略通道体系,促进珠江两岸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提升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大力发展临空总部经济,构筑湾区协同发展示范平台。
积极“北拓”推进均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更优、更均衡也更有温度。加快培育宝安北中心,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辐射带动东莞长安等外围片区,支撑深圳都市圈的建设。
落实“南联”加强深港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平台,积极推动与香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划制度的软联通。
强化“中优”打造向湾发展轴线:提升宝安中心区在内的南部地区能级,与南山、福田补位协同发展;推动北部地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3.7506平方公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
生态保护红线66.12平方公里: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城镇开发边界258.71平方公里:可以集中进行城市开发建设、以城市功能为主的区域,也包括部分城市内部河流水系、公园绿地等蓝绿空间。
搭建城市开发新框架
落实前海、临空经济区等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坚持轴带引领,深度融入“黄金内湾”发展格局,推动构建“两心三特、两轴四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开发格局。
两心 均衡城市结构:前海中心、宝安北中心,作为市级功能中心承担综合性服务职能。
三特 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科技创新平台 , 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城市功能节点。
两轴 融入内湾格局:落实前海深改方案,推动宝安大道沿线地区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区的发展质量。
四带 推动区域协同:依托跨江通道 、 区域性干道 、 交通干线 ,塑造科技创新协同。
打造合理有序的规划分区
将全区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控制区、城镇发展区、海洋发展区等一级规划分区,并进一步细化城镇功能二级规划分区和海洋利用二级规划分区。
统筹陆海发展空间格局
引领城市向海发展,强化海岸带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落实美丽海湾和蓝色海湾建设要求,开展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规划形成生物岸线、生态恢复岸线、人工岸线3类海岸线类型。维持海岛基本生态功能,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维持海岛岸线的自然属性
海洋新城-松岗沙井:海洋 经 济功 能 与生 态休闲功能的协调发展。
煜硕码头段:合理安排港口运输与滨海岸线生态休闲。
机场段:优化空港功能布局,拓展空港发展空间。
西湾段:开展岸线生态化修复,保护西湾滨海红树林湿地。
大铲湾段:发展海洋总部、航运服务、海事等海洋现代服务业。
优化居住空间,
提供多元舒适的人居环境
增总量:坚持多策并举,健全可持续、可负担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居住用地供给,大力保障高品质住房供应。
优布局:构建南北均衡、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宜居城区。提升南部地区居住品质;大力增加北部地区住房供应力度。
调结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按 照 4:6 的 比 例 保 障商品住房、公共住房的供应。
强保障:盘活存量资源,探索利用城中村、老旧小区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等发展规模化租赁住房。
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提供品质特色的公共服务
教育服务:推动建设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全面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医疗服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等重点医院建设与改扩建,推进专科医疗资源供给。
养老服务:通过保基本、兜底线,逐步健全覆盖全民、层次多元、保障适度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
文化体育: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文体设施,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落实广东“制造强省”、深圳“制造强市”发展要求,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力。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着力稳链延链补链强链控链,打造一批高水平、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17+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领产业迭代升级。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探索新业态,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探索飞地经济,采取“总部研发+生产基地”模式,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协同。
集聚生产性服务业赋能:探索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构建创新发展格局,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过优化布局、提升能级、创新支撑、服务赋能,加快推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1 引擎 临空经济:构建大湾区 “双循环”发展引擎,推动九围、机场东、立新湖临空经济总部区建设。
2 中心 现代服务科技:以宝安中心区和会展海洋城为抓手完善金融、商贸、会展等功能,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
3 平台 科技创新:围绕成果转化、智能创新协同、产城融合等领域推动尖岗山-石岩南、铁仔山、新桥东国家高新区宝安园区建设。
4 片区 先进制造:推进燕罗、石岩、新桥东、福海- 沙井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布局,夯实制造业压舱。
建设湾区门户交通枢纽
建设链接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进机场第三跑道、 T2航站楼建设及T1(原ABD)航站楼拆除重建等工程,全面提升宝安国际机场对外服务能级和水平。
打造高效便捷的铁路网络:构建横向贯通东南沿海、纵向衔接京广走廊的铁路网络,全面提升铁路系统出行服务能级和水平。
建设世界一流航运枢纽集群:打造深港航运服务跨区合作平台与高地,推动港口功能整合与港城协调发展,强化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拓展航运服务、现代物流和保税服务等功能。
共建互联互通的湾区交通网络:完善“三路四铁”的跨珠江口通道体系,积极推动深中城际、深珠城际建设,实现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构建内畅达外的道路网络
构建等级结构合理、网络布局完善、公平高效安全的城市道路网络。到2035年,全区道路网络密度达到8.0公里/平方公里,建设“二十横十五纵”的干线路网体系。
二十横:
分别为燕北快速、松福大道、松明大道、外环高速、外环快速、新和大道-新玉路、南环路-石岩外环路、福洲大道(福洲机荷联络线)、福永大道、九瑞隧道、洲石路-石清大道、机场南路、深中通道-机荷高速(机荷连接线)、西乡大道、宝鹏通道、内环路、创业路、湖滨路、海澜路、深珠通道。
十五纵:
分别为交椅湾大道、沿江高速、滨江大道、松福大道、宝安大道、广深公路、广深高速、朝阳路-洲石玉支路、龙大高速、松白路-同乐路、爱群路、南光路、宝石路、妈湾大道、光侨布龙连接线。
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积极构建“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广泛覆盖、其它共享交通为补充”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强化轨道、公交、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之间的融合衔接,为市民提供“门到门”可靠、快速、便捷、高品质的公交全出行链服务。
轨道交通网络:
优化完善轨道1、5、6、11、12、20号线等现状线路站点的接驳系统;加快推进轨道12号线二期、13号线等在建线路的工程进度,并做好与周边城市用地、交通设施等的衔接工作;积极推动轨道15号线、18号线、20号线二期、25号线、26号线、28号线、29号线、30号线及9号线西延段等线路的规划建设工作。
常规公交体系:
结合轨道网络及建设情况,优化完善常规公交专用道、运营网络等,积极推动实施网约公交、社区巴士等公交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环境友好的公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