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焦点: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直都是“有条件”的...
来源:互联网    2023-05-30 16:30:15

之前有位朋友跟我聊起“父母有条件的爱”这个话题,她说她很害怕生孩子的一点就是,都说父母的爱是无私奉献的、伟大的,可是她觉得父母爱你也是有条件的,肯定是出于什么原因,父母才能爱你或更爱你,所以她很怕自己做不到无条件付出。


(资料图片)

她这些担忧让我想起演员乔欣曾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

“小时候父母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我身上,但我长大以后,当我什么事情没有做好,爸爸会说‘我的女儿不该是这样的’,我有的事情做的让他满意,他会说‘不愧是我的女儿’,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播种的时候你不播种,收获的时候却想要更多?”

她说:“难道父母对待我们的爱是,如果我是一个成功优秀的孩子,我就值得被爱,如果我是普通平庸的,我就不应该是你的孩子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比起孩子的爱,我们的爱总是充满了附加条件:你这么不乖我怎么会喜欢你?你总是不认真学习我如何能更爱你?你再这样胡闹我就不要你了!

当“爱”前面带上“条件”,有时候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

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头上的紧箍咒

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是很多父母在表达对子女的爱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附加条件。

网友大鹏从记事起,就听到父母的抱怨:吃饭没注意父母的需要,父母就说他没良心,考试成绩没考好,父母就批评他,不懂大人的辛苦…….

"如果你学习成绩不好,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如果你成绩考到了第1名,爸爸妈妈就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些话,是父母的口头禅。

达到父母的要求,大鹏才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否则,就被父母各种批评,让他在家里抬不起头。

参加工作后,他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只为得到同事的赞赏,但他却常常自我怀疑,更糟糕的是,他感觉不到取得成就的喜悦。

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头上的紧箍咒。

“被抛弃”“不值得爱”的咒语时刻侵占着孩子的心灵。

什么是有条件的爱?

比如父母看到孩子弹钢琴就笑逐颜开给他奖励,他玩泥巴就面色铁青当面批评。这样就能促使孩子多弹钢琴、远离泥巴。

父母有条件的爱无疑是在传递着:你乖、你听话、你让我高兴我才会爱你。

孩子自然而然地会认为我必须要付出、做点什么才能得到父母的爱,更深层次来讲,孩子会形成一种“我不值得被爱”“我不值得好东西”的潜意识,没有安全感。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从小得到的爱,越是附带着各种条件,自我价值感就越低,因为他感受到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只能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

为得到爱,只能用成绩、出人头地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父母爱的。

一旦证明不了,就开始自我否定、对自己失去信心,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松子一个典型缺爱的形象。

在电影中可怜的松子想尽办法极力讨好父亲,从不反驳父亲。父亲希望她成绩优异,她就努力向上;父亲希望他作为一名教师她就考进国立。

如此顺应父亲的心意,只希望得到父亲的一点点支持和鼓励。

然而她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情感回应,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松子在每一段生活中,努力地取悦他人。即使遭遇家暴、抛弃、背叛,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我不会离开你",而默默地忍受苦难的生活。

即使到了最后,她明白父亲其实是爱自己的,但那时候一切都晚了。因为父亲的不善表达,导致她一生的痛苦。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不妨从这3句话开始

“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做了什么”,还是因为“孩子本身”。

比如孩子考了90分,考得不错,于是想向父亲索要一些奖励。他向父亲请求:自己想要爸妈带他去商场,一起去喝他最爱喝的奶茶。父亲说:“你是我儿子,喝奶茶这种事,就算你没考好,我也会带你喝,这与考试无关。”

无条件的爱,与孩子的外在表现无关,无论他们优秀、乖巧与否,家长都会一如既往地表达爱。

✖孩子说脏话,为了面子打骂孩子给外人看

✔孩子说脏话,你没有骂他,而是告诉孩子如果表达自己很生气可以直接说出来

✖老师又批评我家孩子了,我没有把孩子教好

✔老师又批评我家孩子了,我得去鼓励鼓励他

✖孩子屡教不改,他一定是故意的!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

✔孩子屡教不改,他一定遇到了困难,我该怎么才能帮助他呢

✖我的孩子很优秀,长大一定很有钱

✔我的孩子不一定很优秀,但会拥有很多爱

✖孩子不听话,就跟他好好讲道理

✔孩子不必太听话,听他说话很重要

✖为了孩子,我可以付出一切

✔为了孩子,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只有当孩子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无条件的爱,就是这样一种“随时可以回家”的爱,不是指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溺爱,而是一种托底的力量: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爱你、接纳你,尊重你的感受和需求,愿意陪你一起解决问题。

从小感受到这样的爱,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可以安心做自己,充分尝试和探索;又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盔甲,给予他勇敢面对一切的底气。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妨从这3句话开始:

“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中学生惧怕的其实不是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他们的影响。

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了,害怕老师看不上他了,害怕同学们疏远他了。

本质上,孩子们害怕的并不是学业失败本身,而是学业失败所带来的人生的存在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

只要父母和老师不把学业失败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希望绑在一起,他们就能非常从容地应对失败,并且把失败作为一种学习的素材,从失败中获得更加积极的成长的能量。”

孩子没考好、成绩退步、遭遇挫败时,他们内心已经很不好受了,自信心“摇摇欲坠”。

越是这些时刻,越需要家长的接纳和爱,会给孩子内心注入巨大的能量,让他能够鼓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

告诉孩子:

“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就是让他明白:外在表现并不能代表你的价值,原本的你就很好,就值得被爱。

在孩子失败、受挫的时候,家长多给予他关心、理解和帮助,代替指责、辱骂,孩子才会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期待,内心越来越强大。

“没关系”

当孩子犯错了,家长保持情绪稳定,告诉他“没关系”,然后再用正面的语言引导他认识错误,学会解决问题。

这才是处理孩子犯错的重点,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发泄情绪。

家长对孩子犯错多一些包容,控制好情绪,孩子内心安全感充足,会更加勇敢地去探索、试错,发展各项能力。

这份被接纳、被爱的底气,让他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敢于向家庭求助。

“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

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家长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告诉他:“你的感受很重要。”能够跟着孩子一起开心、快乐,也允许他生气、难过、委屈、失望。这意味着家长看见了眼前的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孩子从家长的反应中确认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更快的平静下来。再进一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

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亲子之间建立起情感链接,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

弗洛在《爱的艺术》中说到:靠努力换回的爱往往使人生疑。这种爱常常会让人痛苦地感到: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有位网友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自由地选择他的职业,可以选择任何他想要娶和想要嫁的人,纯粹是因为爱。

父母和孩子应该相互理解,相互释放爱,希望大家都可以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