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康方生物(09926)发布其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不低于23亿元。在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后,康方生物也顺利成为继复宏汉霖(02696)与和铂医药(02142)之后的第三家实现盈利的18A药企。
毫无疑问,18A企业的相继盈利对市场是有一定的提振效应,其背后也反映出近年来投资者对18A企业投资态度的转变。以往,生物技术企业股价催涨往往是由重磅产品较好的临床数据支撑。但如今该逻辑的效力俨然大减,因为在市场整体流动性稀缺的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市场更希望投资有更好造血预期的企业。
于是,实现高潜力产品商业化在18A企业估值中的权重不断提升。这也是科笛-B(02487)能在IPO阶段获得明星投资机构入场支持且在上市后股价短期上涨的原因。
(相关资料图)
License in加速产品商业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科笛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皮肤学的研发型生物制药公司。目前,公司共有5款处于临床阶段及4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药物,涵盖广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的四个主要领域,即局部脂肪堆积管理药物、毛发疾病及护理、皮肤疾病及护理以及表皮麻醉。
从其研发管线来看,公司管线包括正在开发五种临床阶段及四种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其中两种产品已在海南乐城开始商业化试点,公司另外代理的两款进口产品也已实现商业化。
可以看到,科笛当前的布局主要侧重于脱发领域,其商业化及在研产品中有6款产品的适应症与脱发相关。其中,重点产品CU-40102全球首个亦是唯一一个获批准用于雄激素性脱发治疗的外用非那雄胺产品,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外用非那雄胺产品。
不过,若放在几年之前,科笛的研发管线吸引力有限,在于其大部分都是以收购或者License-in方式填充,而自主研发的项目并不多。但正如上文提到,当前港股生物医药投资逻辑出现一定转变。当资金面对二级市场震荡时,挖掘具有稳定“造血预期”以及有成熟商业化潜力的标的,便成为投资者获得正收益的关键要素。
从造血能力的角度来看,通过License-in模式,科笛已实现产品商业化,某种程度上已踏出了走向盈利的第一步。
数据显示,科笛在2021年和2022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03.8万元和1136.6万元。其所有收入来自大中华区客户,并且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公司的毛发疾病及护理产品、皮肤疾病及护理产品及日常护肤产品。
8月2日,科笛披露了其今年第二季度销售业绩,高速已商业化产品的收入为约2100万元,与2022年同期比较取得约10400%的正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商业化产品的收入为约人民币3430万元,与2022年同期比较取得约4800%的正增长。
虽然科笛商业化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从其往绩来看,其业绩尚无法覆盖研发和销售支出,因而公司离盈亏平衡点仍有一段不小距离。
产品商业化及在研管线的持续推进,直接反映在科笛的财报上就是费用端的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1亿元,销售与分销开支为3593万元,行政费用达到1亿元,整体运营费用达到3.17亿元,同比增长74.6%。这也直接导致科笛在2021年、2022年期内亏损分别达到3.2亿元、5.56亿元。
“脱发经济”市场可观
虽然从研发方向来说,科笛的研发管线涵盖了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四个领域,但脱发症是其管线研发主要方向。从潜在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尚未满足治疗需求的脱发症市场有望进一步加速科笛后续业绩的增速。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当前我国雄脱治疗方案产生副作用的风险较高,尚有明显未被满足的需求。
目前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为外用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及口服环丙孕酮。米诺地尔产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对丙二醇过敏及直立性低血压。口服非那雄胺仅针对男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造成患者出现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及射精障碍等性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1.8%、1.3%及1.2%。环丙孕酮仅用于严重雄激素性脱发的女性患者,但不适用于怀孕的女性患者。因而雄激素性脱发市场尚有较大的未被满足需求。
由此,2021年我国脱发症治疗及护理市场规模为1069亿元,2030年有望达2035亿元,CAGR为7.4%。其中针对常见脱发形式的雄激素性脱发,治疗以药物治疗及植发为主,药物治疗主要为外用剂型&口服剂型两种形式,外用和口服药物2021年规模分别为16亿元和4亿元,2030年分别有望达54亿元和9亿元,CAGR分别达到14.5%和9.4%。
目前科笛管线中涉及脱发症治疗的产品包括,CU-40102(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CU-40103(外用米诺地尔泡沫剂)、CU-40101(外用小分子激素受体激动剂搽剂)、CU-40104(外用度他雄胺药剂)及两种已分销产品CUP-MNDE(外用米诺地尔喷雾剂)及CUP-SFJH(外用纯天然植物提取物)。
其中,通过License in引进的CU-40102是全球首个亦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雄激素性脱发治疗的外用非那雄胺产品,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外用非那雄胺产品。其目前正在中国大陆市场PK研究的I期临床试验及注册III期临床试验,并已在海南乐城开始试点商业化,并有望于明年第4季度推进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域商业化。
只是脱发症作为一项热门适应症,其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并不小。国内来看,目前每种剂型均有一种已获批的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即非那雄胺(口服药)及米诺地尔(外用药),共获批6种剂型,其中外用4种,口服2种。另外,在研项目还有14种,包括晨牌邦德、甘肃西峰、浙江鼎泰等在研的米诺地尔溶液,开拓药业的外用AR-PROTAC、小分子AR拮抗剂等。这也就意味着科笛研发管线的核心方向市场面临一定的市场的竞争。
实际上,当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盈利困难的背后,药品回报不及预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科笛的估值在未来能否进一步提升,或许还取决于其能否在稳定控制费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高速营收增长和稳定规模盈利。